“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创业暨重点实验室创新合作论坛在西安举办
陕西网讯 (记者 南楠)5月29日上午,由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贸易促进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创业暨重点实验室创新合作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赵新力副主任,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港澳代表,陕西重点实验室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领导,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部分省外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国内外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以及省科技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共270人参会。论坛由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主持。
论坛主题是深入推动陕西重点实验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探讨重点实验室创新合作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赵岩书记在致辞中指出,论坛的举办,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陕西省委“五新战略”“三个经济”,深入推动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他指出,陕西是科技大省,是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优势显著。通过举办论坛,搭建“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与合作桥梁,交流、探讨实验室建设发展经验和管理运行机制,谋求跨学科、跨单位、跨省际、跨国界的科技合作,促进实验室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应对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挑战,同时推进实验室与产业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服务发展质量。
他强调,今后重点实验室工作,一是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立足陕西,面向优势前沿,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参与“一带一路”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完善访问学者制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建立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二是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发明创造,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部省、央地、军民三个融合,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公共服务功能,全面加强陕西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三是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好陕西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的作用,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大力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全面提高陕西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为科技强省和创新型陕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追赶超越”提供新动能。
兰新哲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重点实验室要创新模式和管理理念,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全面培育源头创新能力。要以这次论坛为契机,立足陕西特色和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凝聚力量,把眼光瞄准最前沿,不断提升创新本领,优先夯实基础,重点突破,打造新动能,实现新发展,引领支撑追赶超越,为国家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在论坛上,兰新哲副厅长宣布陕西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成立,赵岩书记、赵新力副主任共同为陕西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揭牌。
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副校长代表联盟讲话,他表示,陕西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的成立,对于加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技资源统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部省、央地、军民三个融合,进一步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融合与扩散,建设创新型陕西和科技强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联盟将在省科技厅的领导下,在联盟24个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55个省重点实验室的共同协作下,不断提升联盟的整理实力,扩大联盟的影响力和辐射面,迈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随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赵新力副主任、省科技厅基金办郭文奇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副校长、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副校长、西北大学常江副校长、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学龙副所长、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冯耀荣总工程师分别就国外重点实验室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发展、重点实验室开放共享及国际科技合作、支撑军民融合及科技创新创业“双导师制”、支撑资源发现及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支撑一所模式发展、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等分别发言,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陕西联络处经理孟莹莹,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主任Mark Pollard教授,Auburn University(美国奥本大学)终身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邹海波,意大利莱切大学(LECCE)高级研究员、陕西省“千人计划”学者刘宝英,香港大学化学系首席讲座教授David Lee Phillips,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鹏教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秘书王胜鹏博士,中山大学地学院院长、杰青、长江学者王岳军教授,海洋国家实验室(青岛)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刘永江教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亚宁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论坛并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