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实验室一名博士生被烧伤,实验室的安全不容忽视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烧伤。27日上午,中南大学官方就此作出回应,称事故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严肃处理。(据4月27日极目新闻)
又见高校爆炸事故,而且是博士研究生受伤,牵动人心,令人扼腕!高校是学知识,搞科研的地方,本不应出现让人惊惧的爆炸声。而培养一个博士研究生,家庭、学校、国家都要投入不小的成本,付出诸多心血,遭遇这样严重的事故,不但亲人感到悲痛担忧,对于整个科研业界来说也是损失。
而据网友爆料称,发生事故的原因疑似违规改造,将部分会议室改建成实验室,导致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而事故发生后,学院内实验室已全部关停整改。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当然有待于尽快对事故开展进一步调查,但是如果说的确有违规改造或是实验室不合规的情况,学校恐怕难辞管理之责。
高校实验室经常存有易燃易爆品、剧毒药品、放射性物品,危险源众多,安全隐患扎堆、人员又相对集中,可以说安全悬于一线。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应该比普通人更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不当行为的危险性。纵容不合规范、不能保障安全的情况长期存在,就是拿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开玩笑,是令人愤慨和难以容忍的。
据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田志刚的不完全统计,2001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媒体公开报道的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有113起,共造成99人次伤亡,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2015年的清华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2018年的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依然令人心悸,而就在2021年10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再次震惊全国。每次事故之后,就会有很多人提出,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疏漏,应该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整改,但下一次事故的阴影便又笼罩过来。
事实上,关于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主管部门和高校普遍都有很完整,很细致的规范,而这些操作规范,有不少都是“血的教训”。然而,即便惨剧一次次发生,依然有人心怀侥幸,导致规范难以落实执行。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旁落,管理制度虚设,安全教育不到位,保障体系不完备,可以说从上到下的所有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隐患。所有安全事故看似意外偶然,其实背后都隐藏着日积月累的必然性。
科研是为了让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幸福,但如果没有了安全,一切幸福都无从谈起。我们也不能一次又一次,用如此沉痛的代价去换取进步。不要总是等到事故发生后,再表态决心整改,不要再在日常操作中,惯性地忽视安全问题,事故原因要查,责任要追,但对于安全的重视不能止步于此,唯有引起更广泛更高度的警惕,真正将写在纸上的安全规范落实于行动之中,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