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 | 实验台厂家

怀疑美国和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

当地时间2021年9月1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拜登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俄美之间的舆论战日益激烈,围绕乌克兰生物实验室问题频繁过招。这盘国际军事大棋之下,依旧迷雾重重。 (人民视觉/图)

距离俄罗斯在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但俄美乌之间的“争夺”仍在不断发酵。

2022年3月10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多份文件,披露美国在乌克兰开展“生物武器研究”。其中,包括研究“通过候鸟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以及“能够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等多个项目,引发全球哗然。

自俄罗斯公布消息以来,美国国防部、中情局、副国务卿、白宫发言人、参议员纷纷发声,且态度不一。

3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美国在乌克兰进行军事生物研究的相关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大量生物实验室,但其内部信息,很少对外公开。

“生物实验室主要是研究高致病性病原体的地方,也是研究生物武器的场所。”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杨占秋教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将研制的细菌或者病毒运用在战争中,则起到杀伤对方、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甚至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比原子弹大得多。”

“美国在全球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且在其境内的德特里克堡基地,也开展了大量生物军事活动,目的是什么?”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如是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西方媒体,只有少许跟踪报道。美国的盟友们,则多数保持沉默,仅有个别国家或组织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发声。

为何此时抛出议题

在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文件中,列举了不少丑闻“证据”。

有从乌克兰实验室向澳大利亚和德国转移生物材料、蝙蝠项目、UP-4候鸟研究项目,也有在俄罗斯截获的乌克兰生物实验室销毁证据的证明书。

俄联邦武装部队核生化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中将发布简报称,俄方从多个来源收到信息证实,在美国国防部的“主导作用”下,资助乌克兰进行军事生物研究。

“美国在乌克兰的P-781项目,考虑将蝙蝠作为潜在生物武器制剂的载体。”基里洛夫中将在发布会上披露,该项目包括研究能够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细菌和病毒病原体: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和丝虫病毒。

2005年以来,美国共在乌克兰建立了26个生物实验室。根据卫星图片显示,这些实验室位于哈尔科夫、利沃夫、基辅等地,且大多数实验室都位于城市社区之中。

俄罗斯国防部称,基辅、哈尔科夫与敖德萨等地生物实验室参与实施的UP-4项目,主要是研究通过候鸟传播危险传染病的可能性,包括H5N1型流感病毒。

“美国国防部对传播危险传染病的昆虫很感兴趣。”俄罗斯国防部称,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生物实验室的140多箱蝙蝠寄生虫里,有跳蚤、扁虱等。

目前装有跳蚤和蜱虫的容器,已经从哈尔科夫的生物实验室被转移到国外,还有大量来自乌克兰各地区、完全属于斯拉夫族群的血清样本,也被转移。

为什么要将这些容器转移国外?目的是什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杨霄指出,这也是美国和乌克兰的相关合作,需要进一步透明和解释的关键内容之一。

面对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种种“证明”,美方多名官员对此表态不一。

2022年3月8日,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称,乌克兰有生物研究设施,美方正同乌方合作,防止研究材料落入俄罗斯军队手中。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也称,美国“正在”或“至少曾经”向乌国内存在的生物实验室提供过协助。

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3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则强调,美国没有在乌克兰“运营”生物实验室。

截至目前,美国没有正面回应问题,也未提出其他证据进行反驳,而是将重心落在指责俄罗斯散布“虚假信息”。

军事专家韩凌认为,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在全球打着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张的旗号,同时又悄悄进行生物武器研究。“这对世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发表声明称,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当天,从一些乌克兰生物实验室雇员获得的文件显示,那些实验室“紧急销毁”了瘟疫、炭疽、兔热病、霍乱及其他致命性疾病的病原体。

紧急销毁危险病原体的指示,由乌克兰卫生部下达,旨在避免乌克兰和美国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事实曝光。这项国际公约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并要求销毁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

联合国生物武器委员会前成员、微生物学家伊戈尔·尼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从2005年开始,美国国防部和乌克兰卫生部就已开始“合作”在乌建立生物实验室。

“乌成了美国的生物武器试验场。”伊戈尔说。

2022年2月25日,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网站报道称,美国“生物协同计划”项目负责人罗伯特·波普承认,乌克兰实验室中存在“引发担忧”的病毒。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乌克兰东部边境城市的哈尔科夫市,有两百多名士兵因感染一种流感性致命病毒住院,其中有二十多人丧生。此后,这种病毒持续扩散,而哈尔科夫市正好有一座美国军方设立的生物实验室。

“全世界都知晓这一点。”2022年3月11日凌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乌克兰没有研制任何化学武器,以及其他种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不少人提出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直接否认的是研制“化学武器”,而不是“生物武器”。

“在这个节点,俄罗斯披露美国参与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研究,是有原因的。”杨霄认为,俄乌冲突目前僵持不下,“生物议题的两用性太突出了,让美方百口莫辩。”

“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期公布证据,实际上是想让美国揭下‘卫道士’的面具。”韩凌指出,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美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断对俄罗斯指指点点。韩凌进一步分析,俄罗斯的下一步行动,会根据与美国进行博弈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抛出更多证据,以便于和美国讨价还价。

航拍照片里的德特里克堡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AMRIID)。 (人民视觉/图)

神秘的“生物实验室”

“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军事活动只是冰山一角。”2022年3月10日,赵立坚在记者会上透露,美国国防部以合作减少生物安全风险、加强全球公共卫生等名义,在全球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

杨占秋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生物实验室主要是研究高致病性病原体的地方,实验室会根据病原体的危害性,分为4个等级,最高级别是P4。

“等级跟病原体有关,病原体的致病性越强,就必须要在等级越高的实验室进行研究。”杨占秋介绍,高级别的生物实验室所研究的病原体,往往都是危害性很大。

2015年,俄外交部就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近郊的卢加尔生物实验室提出质疑,公开表示“这是美国陆军的一家高标准的封闭性实验室,从事极具危险性的传染病研究”。

而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一度被称为美国政府“最黑暗实验的中心”,曾发生过雇员离奇染疫身亡、致命菌株毒株丢失、病毒和化学品外泄等安全事故。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7月,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突然宣布关闭,理由是实验室动物管理出现严重事故,具体原因没有对外公布。

但美国随后发生的“白肺病”,让外界一度不断猜疑,是否与德特里克堡实验室有关。

2020年,乌克兰反对党议员梅德韦丘克曾要求政府对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进行调查。

梅德韦丘克称,自从这些实验室建立以来,乌克兰遭遇了多次无法解释的危险疾病的暴发,如2011、2014和2015年接连出现霍乱疫情,2016年有三百多人死于猪流感,2017年至少四座城市暴发了甲肝疫情。

“其实病原体要从实验室泄漏出来比较困难。”杨占秋表示,在安全级别越高的生物实验室里,防控非常严格。

不过,杨占秋也承认,如果生物实验室因战争原因引起安全事故,“那么病原体泄漏出来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遍布全球有330多个生物实验室,这还只是公开的部分。”杨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像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有这样的合作实验室。“但究竟是不是进行攻击性生物武器研究,只能让美国自己来澄清了。”

美国在海外设立生物实验室的真正意图高度不透明,引起不少国家质疑和警惕。 (人民视觉/图)

生物战“黑历史”

“美国是迄今唯一一个仍然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国际社会要求美国尽快完成库存化学武器的销毁工作,但美国已经两次逾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与苏联、英国联合发起并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75年3月生效,全球180多个国家签字同意。

这是一项有效禁止生物和毒素武器的裁军条约。

但“9·11”事件过去一周后,美国发生了炭疽生物恐怖袭击。随后,美国国防部宣布退出《公约》,并将生物武器列为头号“生物威胁”,开始为此投入巨大精力。

2021年5月,《公约》组织希望加强对公约的监管、执行,决定建立一套新的核查机制,以确保缔约国落实不研究生物武器的承诺。一共183个国家参与投票,182个国家赞同。

唯独美国投了反对票。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进行与军事有关的生物工程研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滕建群表示,美国一直反对增加核查条款,是因为有自身利益的考量。

尽管美国称在海外设立生物实验室的目的是进行生物监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研发防御生物袭击的手段和方法,但其真正意图高度不透明,引起不少国家质疑和警惕。

“在运用生物战方面,美国有黑历史。”滕建群表示,美国在建国时,要抢夺印第安人的地盘,除了直接屠杀之外,还运用天花病毒来进行屠杀。“比如把沾染上天花病毒的毯子、枕头、衣服,送给当地的印第安人。”

在以往的公开报道中,也有不少关于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生物战”的谜团。

据新华社2021年5月24日报道,韩国釜山市民持续举行抗议活动,要求美国军队关闭在釜山港的生化实验室,呼吁美国将生物武器撤出韩国。

报道称,美军多次向韩国运输生物战剂,且驻韩美军没有经过任何韩国法律的许可和申报程序,引起了韩国民众的愤怒。

2018年9月,格鲁吉亚国家安全局前局长吉奥尔加泽披露文件表示,2015至2016年间,位于格鲁吉亚的卢加尔生物实验室曾“把志愿者当作实验室豚鼠”,用来测试一种新的致命毒素,致73名参加受试志愿者死亡。

“生物技术的特征是两用性突出,可以民用,也可转为军用。例如研究炭疽杆菌,既可以是研究怎么防护炭疽,也可以将其包装起来,放到气溶胶里用来散播。”杨霄表示,进行高致病性病原体研究的高等级实验室,而且不够透明的,就存在这方面的目的性风险。

病原体要从高级别生物实验室泄漏出来比较困难。不过,如果生物实验室因战争原因引起安全事故,那么病原体泄漏出来的可能性很大。 (人民视觉/图)

依旧迷雾重重

目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官方网站,已经将曾公布过的生物实验室清单删除,但有网友仍可通过网络缓存访问。这些实验室被命名为“减少生物威胁计划”,并明确包括刚果出血热、汉坦等高致死病毒相关内容。

在许多实验室的名称中,不乏标有“兽医”字样。

俄罗斯国防部对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相关文件进行分析发现,美方计划于2022年在乌克兰开展鸟类、蝙蝠及爬行动物病原体研究,并逐步转入研究这些动物携带非洲猪瘟和炭疽病毒的可能性,目的是“为致命病毒病原体的隐蔽传播建立机制”。

美国政府称,这些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实验室,是为了“防止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生物武器被滥用”,以及通过研究高危的病菌,为乌克兰民众提供“公共卫生”方面的“科研支持”。

但显然这种说法,国际社会并不买账。

据英国路透社3月10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做出表态,建议乌克兰存有“高危病原体”的“公共卫生实验室”摧毁这些病原体,以防止战火波及这些实验室,令病菌外泄危及大众健康。

3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围绕“美国在乌克兰进行军事生物计划”的话题,美俄展开了激烈交锋。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称,俄罗斯要求召开会议唯一的目的,就是“散布不实信息”。美方再次指出,乌克兰没有生物武器项目,也没有获得美国支持的类似实验室。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表示,俄方已针对乌克兰境内的生物实验室活动,发起了议会调查,拟向国际社会公开所搜集到的更多证据。

在种种疑点下,国际社会要求美国解释的声音日渐强烈。中国外交部也再次呼吁,美方应本着开放、透明、合作的态度,认真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

不过,美方至今没有对此作出正面回应。

“这件事也给中国一个启示。”国家安全问题专家李大光表示,按照国际监控原则,中国不仅要继续强烈呼吁停止研发生物武器,“还要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沟通。”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俄美之间的舆论战日益激烈,围绕乌克兰生物实验室问题频繁过招。这盘国际军事大棋之下,依旧迷雾重重。

(南方周末实习生孔繁洁、林娜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