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实验室丨细思恐极!手机拍的照片,会暴露你的行踪!
这几天,商报君浏览浏览网站时
被一些吓人的标题吓到了
微信发送原图,真的可能存在暴露隐私的危险?
于是,商报君决定做个实验试试看啊
当智能手机拍照时开启了定位功能
照片真的会记录拍摄地点的定位吗?
记者实验
开启手机定位并发送原图
能在电脑上查看到照片属性位置
记者分别在椒江东京湾小区、建设新村、临海巾山小区、路桥机电五金城,将手机开启定位系统并拍照,随后又在以上4个位置,关闭手机定位系统并拍照。
记者将这8张照片,从手机导入电脑。
在电脑上查看照片属性,开启手机定位时所拍摄的照片,在详细情况一栏中清楚地记录了GPS信息、经纬度以及海拔高度。
未开启手机定位所拍摄的照片在这一栏中为空白信息。
通过地图软件,记者输入照片属性内查询到的经纬度,在地图上立刻显示出其拍摄位置,偏差在十米范围以内。
业内声音
图片除了记住色彩画面
还会记录像素的位置
针对实验,记者采访了台州电子数码城从事电脑维修处理的金师傅。
他告诉记者,事实上,电脑和手机里的任何文件,不管是一段视频也好,一本小说也好,还是一个游戏,都是二进制数据,只不过这些数据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在浏览电脑里文件的时候,文件的后缀名就是这些格式的标记,告诉电脑该怎么读。
假如把 .jpg 的文件后缀改成了.txt ,那么当用记事本去打开的时候,就会呈现一堆乱码。而图片保存的数据,就是像素的位置和这个像素的颜色。
所以,通过微信并以发送原图的方式将图片发送给他人,其他人便可在将照片导入电脑后,查询到这张照片的全部详细情况,其中包括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的GPS信息。
当然,如果通过QQ等其他类似的通讯软件发送原图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而在不选择原图的情况下,记者发现发送的照片会进行一定的压缩,所以在导入照片时,本身的像素、尺寸、分辨率都有缩小,而该照片拍照参数,曝光、光圈、焦距等以及GPS信息,也会变为空白。
同时,腾讯公司也表示,任何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都会在照片中记录下位置、时长等信息。
无论用微信、短信、邮件,抑或是其他传输工具,用户在把原始图片发送给其他人时,都会把所附带的信息一并发出。
严格来说,所谓的地理位置信息泄露,与微信无关。而用户在朋友圈发送的图片都经过了系统自动压缩,已不是原始图片,所以不会带有位置信息。
也就是说
你私信给朋友图片的时候
是有使用原图这个选项的
而你要发朋友圈的时候
是发不了原图的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
现在,就手把手教你
如何关掉手机的定位系统
↓↓↓
苹果手机照片定位关闭路径: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相机→永不
安卓手机则是打开相机应用,找到设置按钮,找到“地理位置”选项,并选择不打勾。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拍摄完照片导入电脑后,可通过查看照片属性选择删除属性和个人信息。这样一来,论以任何方式发送给他人,均不会泄露隐私。
相关链接
这些小方式
可以帮助保护你的隐私
二维码:扫描后不要填写账户信息
不要贪图便宜随便扫描未知二维码,扫描后如果要求填写个人账户信息,应当坚决拒绝;并在手机上安装正规防病毒软件,定期扫描手机安全性。
路由器:增强密码 清理未知接入设备
在使用路由器时,用户往往会忽视对路由器的安全防范,比如设定密码过于简单,长时长使用同一密码。而不法分子则会利用这些“漏洞”入侵家庭网络,一旦入侵还可能对家里的智能设施及摄像头进行恶意攻击。
可以修改管理初始账户,增加密码强度;限定路由器管理IP,开启相关登录限制措施;随时关注并清理未知接入设备。
充电宝:谨慎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充电接口
许多人并不清楚,充电宝也能泄密。市面上有一种被植入木马程序的“病毒充电宝”,手机一旦连上它充电,病毒就会通过USB接口读取手机数据,收集个人信息,给受害者带来损失。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移动充电设备,尽量不借用他人充电宝,谨慎使用公共场所提供的免费充电接口。
旧手机:解除手机应用关联的服务
手机数据删除后只要储存路径没有被覆盖,都能通过软件恢复。出售旧手机前务必删除个人信息,如拔出手机卡及储存卡,找专业人士帮助清除手机信息,解除手机应用软件所关联的服务。
手机定位:关闭定位系统功能 必要时再开启
手机在开启GPS定位功能后,使用者不做其他防护设置的情况下,会自动记录用户地理位置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攻击后台数据库,可在手机植入跟踪软件,或通过社交软件收集定位信息。可以关闭手机定位系统功能,必要时再开启;在社交软件中关闭“附近的人”或“所在位置”设置。
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卡、身份证最好分开放
手机、身份证和银行卡,尽量不要放在一起,支付密码与银行卡密码不要相同,如果手机丢失,及时关闭无线支付业务并报案,手机内不要储存重要信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