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湖北防疫队:实验室工作14小时后 呼吸新鲜空气是最幸福的事
大河网讯 “狭小的实验室,就是我的战场;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充满雾气的护目镜,就是我的战衣;手中的加样枪,就是我的武器。每次从实验室里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防疫队队员、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王文江说,他是“病毒猎手”,今天是他在武汉与病毒“作战”的第20天。
“家里有我,你安心工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王文江就在自己的岗位上投入到了高强度、满负荷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工作中,出具一份又一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得知我省组建支援湖北防疫队的消息后,王文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毫不犹豫、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支援武汉,直面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同是医务人员的妻子十分支持他的决定,当王文江把奔赴武汉的消息告诉妻子时,她坚定地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安心工作。”
“当时全国疫情形势严峻,武汉更是处于漩涡中心,上了年纪的妈妈不免担心。”面对母亲的担忧,王文江耐心地给她科普,做通思想工作,“我相信科学规范的操作、专业的防护,能够尽量避免这种潜在的危险。”他说。
尽管每天工作强度很大,王文江总是抽出时间给家里发个视频,他说“我知道母亲不知道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妻子日夜操劳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3岁的儿子不知道在梦里喊过多少次爸爸,盼望着他打败病毒赶紧回家。”说到这儿,这个七尺男儿不禁眼角湿润。
“呼吸新鲜空气是最幸福的事”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是目前确诊的重要依据,而实验室中的检测人员如“幕后战士”。他们投身抗疫一线,和病毒面对面,如“猎手”一般“捕捉”病毒,让其快速“现形”。2月24日,在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河南省支援湖北第二防疫队检验组与前期进驻的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进行工作对接。尽管出征武汉前已经经过视频培训,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每位队员重新接受了安全防护培训,规范防护服的穿脱,25日河南省支援湖北第二防疫队检验组正式接管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工作。
“狭小的实验室,就是我的战场。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充满雾气的护目镜,就是我的战衣。手中的加样枪,就是我的武器。聚精会神、有条不紊地处理样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地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检出结果,就是我的任务。”王文江说。
生物安全柜嗡嗡作响,高压灭菌器时不时地热汽升腾。由于检测工作比较重,王文江每天要全副武装,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要检测300~400份样本,工作13~14个小时。“我每天要进入核心实验室两次,第一次在里面呆了4个小时,第二次在里面呆了近5个小时,这是对我的体力和意志力的挑战。”王文江说。
“由于长时间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呼吸不畅,甚至会觉得缺氧、胸闷、头晕、恶心,而且在实验室里四个小时左右不能喝水,嘴唇缺水干裂,特别容易上火,口腔溃疡。每次从实验室里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但快速有效的筛查工作能让潜伏的传染源迅速被检出,有助于及时隔离、治疗,切断传染,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火线入党,我人生中的里程碑”
“得知我们防疫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的消息,第一时间写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入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王文江说。
就像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更坚定了他为党和人民尽职尽责的信念。他愿意在支援湖北抗疫一线全情投入,时刻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圆满完成各项防疫任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王文江是勇敢的幕后“战士”,无愧“病毒猎手”这个称呼,展示出了河南疾控人的风采,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尧青 刘占峰)